端午作文

时间:2024-06-30 13:55:33
关于端午作文(集合15篇)

关于端午作文(集合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端午作文1

阴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迟到香喷喷的粽子,带上小巧玲珑的香包,我特别喜欢妈妈缝的香包,可是妈妈却总说:“缝香包太麻烦了,还是去买一个吧!”今天,作文老师要带我们一起做香包。

我的心情非常兴奋,老师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个小布袋、一包艾草、线、一根根针、一个小皮绳、一个圆圆的桃木求和一个流苏。首先把桃木球穿到小皮绳上面,再把小皮绳打一个结。做完这一步时我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第二步把线穿进针眼里,然后把两头的线对折在一起,最后打个结就好了。第三步就要缝布袋了,老师说这是最难的一步!我心想前两步都很顺利的通过了,还怕第三步?我先抓住一个边缝了起来,呀!缝错了,只好重新再缝,左缝右缝终于缝好了,心想:这可真难呀!我把布袋翻了过来,刚要装上艾草,就下课了。虽然我做的很丑,但是毕竟是我自己做的呀!我还是很开心。

关于端午作文2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好处。

关于端午作文3

端午节到了,“节分端午谁自信,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老师要带我们做香包,我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做香包,非常的紧张。

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小口袋。里面有要用到的材料,我看了一下,里面有一袋艾草、皮绳、桃木球、布、流苏。首先,先把布拿出来,接着用线把布的两个口缝起来,然后把皮绳和桃木球穿到一起,把艾草放在布里,最后再把穿好的桃木球放在布里,把口缝上。再把流苏系在底下,就成功了。不过,我做了好多次也没做上,心想我一定要做成功,做了好大一会功夫,终于还是我做成功了。

这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浓浓的香气在这天一直飘荡。

关于端午作文4

从我记事起,每逢端午节,家里就会包粽子吃。

端午时节,村子后面池塘边地芦苇长起来了,奶奶就提着篮子去采摘粽叶。采回来的粽叶又宽又长,奶奶就把它们洗干净并煮好。

奶奶备好糯米,腌好肉块,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她先拿起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再往里边装上米,放上一肥一瘦两块肉,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起来。一只肥肥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粽子,奶奶把它们一个一个小心地放入土灶上的大锅里,放满水,添满柴,就开始煮粽子了。

奶奶说:“粽子要用小火煮一个晚上,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有香又糯。”

煮粽子的那一个晚上,奶奶总要起床好几次,给粽子加水、添火。

第二天一早,我刚来到厨房,就回闻到一股浓浓的棕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奶奶给我剥一个粽子,插在筷子上,我举着粽子美滋滋地吃起来,满口浓香,回味无穷。

我爱吃奶奶亲手包的粽子,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作文5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咱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关于端午作文6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就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此时但就是,我还就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齐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此时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就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关于端午作文7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端午节就要到来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材料:桃木球、香包袋、艾草、流苏、针、线、橡皮筋,我感到很兴奋,就迫不及待地把袋子打开,取出材料。心里想到:不就是一个荷包吗?有什么难做的,简单!老师仔细地给我们讲解,可是做了起来就笨手笨脚地,原来这么难做,听好了步骤,首先穿针,把线打上结。我真应该配个老花镜了,认针就用了十分钟,终于开始缝了,缝了几次,有点晕头转向了,到最后,居然什么也没做成,原来做个荷包这么难呀。想想妈妈每年亲手给我做的香包,用了那么多的心血,真应该更加珍惜。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系五彩绳、吃粽子……我还是最喜欢吃粽子了。

关于端午作文8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前一天的时候,妈妈就买了很多的粽叶。爸爸和我就负责把糯米、红豆、花生和在一起。

开始包了。我拿了两片大大的粽叶,我用手往米里面一伸,一抓,一下子我就掏了一大抓的东西。我用力地把那一大堆的东西重的盖在了粽叶上,然后我又轻轻地把粽叶封盖,可能是我封盖的技术不好,把米撒了一半。

终于全部包完了,我很开心,因为有一半是我包的。我看着包好的粽子不禁流下了口水,我真的好想咬一口。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到了端午节。我一大早就跑到了厨房。我知道,妈妈早就开始蒸粽子了。我守在锅的前面,等了好久好久。“终于好了!”我禁不住地叫了起来。我急忙打开锅盖,只见白烟缕缕上升,我拿了一个大粽子。我拿着粽子看了看,然后解下了粽子上的绳子,接着我缓缓地剥下了粽叶,粽子暴露在空气中,顿时整个厨房都香气扑鼻。我吃了一口粽子,啊——太美味了!

关于端午作文9

香包,是古代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具有美观驱蚊的功效,传说还转运、辟邪。不过,光是它那飘香的气味,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今天就是端午节,作文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做香包,既然是自己动手做,当然少不了材料了。老师给我们准备了流苏、艾草、针、线、桃木、皮绳。看着这一堆材料,有些不知所措。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穿针引线,与香包做起了斗争”。过了好一会儿,同学才做出了一个个歪歪扭扭的香包。

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香包,想起了我慈祥的奶奶。上一个端午节,奶奶坐在床上认真绣着些什么,我好奇走近一看。原来,奶奶在缝香包。我坐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拿着针,灵巧舞动着,一根根单一的线形成了一幅幅图案。过了不一会儿,奶奶就缝好了,挂在了我的书包上。一直到现在,它还在我的书包上,散发这清幽的香气。

关于端午作文10

“五月五,就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此时这就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十分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此时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能够让皮肤变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赛龙舟、吃粽子就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就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关于端午作文11

端午节的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舅舅家。在路上,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我还看见几台收割机正在地里收麦子,收割机的前面有一个像滚筒一样的东西,麦子不断的被卷进滚筒,麦粒就从另外一头流出来,好神奇呀!好多农民伯伯用耙子将收回来的麦粒摊在马路上晾晒,爸爸妈妈告诉我:麦子晒干后交到面粉厂,我们就会吃到面条、馍等面制食品。

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已经到舅舅家了,时间过得很快呀!我和表弟表妹才刚刚玩了十几分钟,姨妈就叫我们三个吃饭。饭可香了,是搅团,我都吃了两碗呢。下午三点就回家, 我依依不舍的跟表弟表妹拜拜了。坐上车,爸爸就把车开走了。在路上,安安静静,谁也没有说话。到了秦镇,我们还吃了凉皮,今天我们过得很愉快。

关于端午作文12

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啦!在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和看赛龙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粽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叶、糯米和包粽子的材料。我们开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叶上,然后就包起来,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粽子捆起来,粽子就包好了!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孩子一开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会包的好的。”我边包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妈妈说:“因为古时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有一天这位仙人报告人间的事情,玉皇大帝不听他的话,便把他掉职位。这位神仙决定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里做一些糯米饭给鱼们吃希望不要把这位神仙吃掉。糯米饭就被称为粽子,所以端午节要包粽子。”不一会儿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粽子我们到珠江两岸看赛龙舟。珠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看赛龙舟。只看一条条龙船在飞快地驶过江面。我看中了一条龙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节就过了。

关于端午作文13

提到端午节,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粽子。但是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制香包。

今天,小时老师带领我们做香包。做香包的材料有一块布,一些艾草、一条流苏、一根针和一些线。先把布反过来对折,然后把左右两条缝好,从另一个口把布给反过来。再把艾草放进去,把流苏放在边缘给缝上,牛皮线穿过桃木球缝在另一头,这样香包就做好。

说起香包我想起了之前的事情,之前我一直认为有好运气。所以就让妈妈为我缝一个香包,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什么人情世故。妈妈缝不好,我就不去上幼儿园。于是,妈妈精心选了艾草,不香不行,太香太引人注目,小心翼翼为我缝制了香包。

今天,这个香包,我要送给妈妈,感谢她昨天对我的爱,明天我将给妈妈更多回馈。

关于端午作文14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早上吃粽子,还可以看龙舟比赛。

早上一起床,我就看到了餐桌上的美食,有粽子、鸡蛋、咸鸭蛋、大鹅蛋,都是我喜欢吃的。当然最吸引我的是粽子,那翠绿的叶子包成三角形,像一块碧玉。解开粽子外面的细绳,再拨开翠绿的叶子,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的咬一口,真甜真好吃!

我们一家一边吃着好吃的粽子,一边看电视上龙舟比赛。准备——砰地一声,所有准备比赛的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船上的队员跟着鼓点呐喊着,热血沸腾,激动人心!岸上的队员也跟着跑,都在拼全力给自己的队员呐喊助威,加油声此起彼伏。

啊啊啊,赢了!一只龙舟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终点,欢呼声不绝于耳,我也高兴的跳起来,也为他们高兴。愉快的早餐结束了,出门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吧!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继续延承下去。

关于端午作文15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流传着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个诗人,正遥望着城门内发生的悲剧。屈原一边想着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一边看着受苦难的百姓,自己不愿作奴隶,便写下绝笔,跳入了江中

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一边吃着黏黏甜甜的粽子,一边拿着太奶缝的香包,和伙伴们比谁的好看。都是我的最好,于是,我便有了深刻的印象。

可这么美好的记忆,却逐渐被抹去。当初,为了上学,不得不离开太奶。四年级时,乡下传出噩耗太奶去世了。我痛哭流涕,可面对自己的前途,我只好放下它,继续学习,可对太奶的思念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没想到今天老师教我们缝香包,我笨手笨脚,缝了个香球”。可它发出的香味,让我依稀地想到了自己的太奶,想到了太奶手灵巧极了,想到了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我默默留下了眼泪。香包,不仅发出了令人清醒的香气,还延绵了我的记忆。

《关于端午作文(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