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

时间:2024-06-30 14:10:43
【荐】《水浒传》读后感

【荐】《水浒传》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浒传》读后感1

《水浒传》,这部传世经典,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后我颇有感悟,我更感受到一百零八位好汉们无悔。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

第一,它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挖出农民起义的根源。书中的高俅,是个不务正业破落户子弟,紧紧踢得一脚好球,就得到皇帝的赏识,没过半年,就当上了殿帅府太尉。于是他开始依仗皇权,开始迫害忠良,与蔡京,童贯相互勾结。他们几个人开始狼狈为奸,又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而且书中的大官小吏,全是他的狐朋狗友,他们一起残害百姓,使得人民暗无天日。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真可谓“官逼民返,民不得不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这场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这么腐败的朝廷,必定会被推翻。但宋徽宗却被蒙在鼓里,这让我想起历代王朝的宦官与外戚交替政权,最终必定没好下场。

第二,《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很成功。如豁达鲁莽的鲁智深,他爱打抱不平,但又考虑后果,深沉稳健的林冲,情深义重。本领高强的武松,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然后去自首,可见武松十分重情义;单纯狂野丶有孝心得李逵,看到自己的母亲被老虎吃了,便杀了一窝老虎;还有足智多谋的吴用等,这些好汉英雄集正义和公理于一身,疾恶如仇丶除暴安良,劫富济贫丶伸张正义丶惩恶扬善。个个栩栩如生丶活灵活现。

第三,小说还生动细致描写农民起义如何由个人的零散的反抗到小规模的联合抗争,直到形成强大的起义队伍,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聚集梁山,在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第四,《水浒传》写出了起义的悲惨结局,揭示了失败的原因。宋江上山以后,因为他乐善好施,生性善良,被众人推举为首领,本想梁山好汉能就此替天行道,行义天下,可谁知朝廷的一纸招安文书,让宋江不顾众英雄反对,一意孤行,扛起“顺天”“护天”的大旗接受招安,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也因此付出惨痛代价,断送农民的前程,酿成梁山英雄好汉的悲剧。

最后宋江还是死在高俅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俅杀死了他碍眼的好汉,能开始他接下来的计划。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全是好样的,他们也希望为国效力,死而不悔;他们也希望杀奸臣,让老百姓不再受残害;他们更希望干一番大事业,让天下统一,百姓幸福,但他们却死于沙场,死于奸臣之手。但他们相信,一定会有人替他们做。整本书告诉我他们无悔!

《水浒传》读后感2

他们是一群好汉,替天行道,为兄弟两肋插刀;他们是有勇有谋的战士,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他们就是梁山泊好汉。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感受了水泊英雄的传奇故事。

书中的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究其原因,有的是一时的义气相助而犯法,因为金翠莲打抱不平,打死了郑屠从而亡命江湖;有的被小人陷害:为林冲的妻子而设计陷害林冲,让林冲带刀进了白虎堂,从此雪夜上梁山……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终凑得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东征西战,后被招安,战辽国,捉王虎,败王庆,最后在征方腊时悲情结束,一百零八将只剩三十三人。这样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这本书中,宋江的待人谦和、仗义疏财、大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仗义疏财,使得他无人不晓,无人不敬,对他人的帮助使得自己在危难时刻一次次被帮助。这告诉我们乐于助人是重要的,对别人伸出热情的手,别人也会用热情的心来回报。擒得敌军将领时,总是亲自解开绳索,敌将也总会心怀感激而归顺,使得宋江帐中添得许多虎将。更可贵的是,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尽管朝廷奸臣当道,宋江等人迟迟不能升迁,帐中大将也滋生叛逆朝廷之心,可宋江仍然忠心不改,为自己的国家出心出力。我对宋江充满了敬意。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李逵。他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他的武艺高强,他的莽撞急躁,被施耐庵描绘的栩栩如生,也在我的心中如过电影般浮现出一个对宋江忠心耿耿的黑旋风。我喜欢李逵的勇敢、仗义、耿直:他曾为母报仇,怒杀四虎,还为宋江攻城拔寨。可我却不喜欢他的莽撞。他过于急躁,不问清楚是非就胡乱杀人,有时,只图一时之快,一人杀入城中,使得弟兄们为他牵肠挂肚。可见,胡乱的莽撞不能成大事,遇事需要三思而后行,否则会引来灾祸。

一本《水浒传》,让我沉浸在英雄好汉的世界中。他们同生共死,所向披靡。闭上眼睛,仔细回忆水泊好汉的故事,想起连环马,曾头市、征方腊几场战,好汉们也曾输过。可是他们没有放弃,没有投降,想尽破敌方法,最终大破连环马,活捉曾头市和方腊,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也给我们启示: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仔细分析,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一伙好汉,占山为寇,不忘忠义,在大聚义时走向巅峰,在招安后逐渐没落,走向低谷。人生也是这样,不可能永远辉煌。我们要学会在苦难中微笑,笑对人生,像水浒梁山英雄们一样伟岸、坚强。

《水浒传》读后感3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它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所作,一直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小说主要讲的是北宋末年,朝廷腐败,贪官横行,民不聊生。百姓受尽贪官污吏的剥削,逼害,不得不落草,走上造反道路。书中介绍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传奇故事。他们各有一身好本领,都是赤胆忠心,潇洒豪迈的铮铮铁汉。书中好汉很多,有着各自奇特辛酸的身世故事,在这里很难一一介绍。我对作者笔下的武松最感兴趣了。

在《水浒传》中,我们熟知打虎英雄——武松。在书中作者花了很多章回写他,通过对武松的描述,我们清楚了这个人物一路走来所展示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不断的成熟,蜕变。

武松的出身并不是很光彩。武松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柴进的府邸中,说宋江不小心踢到一个卧地而睡的醉汉,这个醉汉就是武松。作者对武松的描写很到位。他自小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成人的,处于社会下层,缺乏必要的管教,武松虽学历一身好武艺,但也自然不可避免的带有街头小混混的俖性,也是因为误杀了街头恶霸而逃亡的,寄身于柴进府中。但他又因为性格暴戾而不受其他庄客的欢迎,柴进也不太喜欢武松。他回家路过景阳冈杀死了打老虎,成了打虎英雄,在县里衙门中谋得一职,这时他本想安安分分过日子。可是为报哥仇,他开始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而他帮对他有恩的施恩夺回快活林,后又被张团练设计捕捉,这虽然表明了武松的勇猛,但也透露了武松陷于小恩小惠当中,不分是非的知恩图报的缺点。

武松他无疑是一个忠肝义胆,勇敢正直,有情有义的男儿!然而在经历了许许多多设计和逼害之后,让他明白了是非曲折,认清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毅然走上了反抗之路。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最终 ……此处隐藏8842个字……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对朋友尽心竭力的帮助。宋江在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被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这也是忠。在当今社会上,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只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能做到这个“义”字的人,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一个“义字”,包括了数也数不清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了兄弟为了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就只是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或一个人的信誉或什么宝贵的东西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老人让座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大勇气,甚至是以命换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感。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不,他们是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而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谈过忠义,梁山好汉们最受争议的还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招安”

人们常对宋江向朝廷招安耿耿于怀,甚至有人说宋江是投降派,秉性软弱,但从另一角度又不得不说他们这么做是比较明智的。梁山好汉虽在民间享有盛名,但在朝廷的正史上会记载“一百零八名贼寇集聚梁山,烧杀掠夺,危害百姓”。即使好汉们不在乎后世的名声,但当时的局面注定他们不能完全与朝廷为敌。辽国割据幽云十六州,对大宋虎视眈眈,梁山好汉一旦与宋军交锋,辽国就会趁虚而入,渔翁得利,这利害关系,要远大于个人利益。再则,梁山好汉们也知道他们迟早会生老病死,他们的基业又有谁来继承?虽然他们是替天行道,但又会有哪个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官府通缉的贼寇?当时的政府虽然暗弱,但谁又能保证几年后不会出现一个占山为王的王匡、王凤、黄巢们的结局?那时,梁山好汉们又将何去何从?他们现在虽受些屈辱,可是子孙后代却能荣华富贵,相互比较,招安,算是最明智的选择。

梁山108位好汉生活的时代以及最后的悲惨结局,让我好感概,我们生活的时代好幸福啊!

《水浒传》读后感14

看了水浒传后我觉得武松打虎还不错。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克上,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发脾气,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他从小就不入正业只喜欢舞刀舞枪。

其中,有一段写的非常精彩::那后生看了看,拿条棒滚将过来,王进拖棒便走,那后生抡棒又赶来,王进回身把棒向他劈来,那后生见了,便用棒来隔。这一段作者用了精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人物的动作。一个"滚将"形象地写出人物的传神动作,以及动作之快。而我在写类似动作时往往只会用"飞快"、"很快"等词汇,这与作者比起来逊色很多。还有"拖棒便走"、"抡棒"、"劈"、"隔"等词语的妙用,很是让我叹服。

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有着很深的写作功底,并且对事物观察很是仔细,词语积累也很丰富。而这些就是我要学习的。我以前写作文时,不是找不到写什么胡编乱造,就是抄作文选,所以作文一直没有提高。从今以后我也要养成多想、多观察、多积累的好习惯,看书时不能看完就完了,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要多学习他人好的写作技巧。我相信只要勤于动脑、善于积累,我也会写出像作者一样精彩的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15

谁年少时没有过仗剑走天涯的梦;谁没有羡慕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逍遥生活;谁又不曾想象过自己武功高强,正义勇敢,在战场上竭力厮杀。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这一百单八名好汉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我很想穿越去那个朝代,也像鲁达武松般要酒要肉。俗话说无酒不成事,若是少了酒,哪还能有大闹五台山,哪还能有醉打蒋门神,哪还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这酒就像强力粘胶一般将好汉们紧紧团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打也始终凝聚在一起,造就了这个朝代的神话。

我很敬佩吴用。他是众多好汉中唯一武功一般的人,但他却给人很不平凡的印象。他用计如有神助,从智取生辰纲开始,他的神机妙算没有一次不令人叹服。在取生辰纲过程中,他仿佛能窥视人心,巧妙利用防范心理,使处处谨慎的杨志也未能避免中计。吴用不伤一毫便大获全胜,正如后人评价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他虽狡诈,却心术生得端正,从未有过不义之心,相比宋江的哄骗之术,吴用显得忠诚得多。吴用与宋江看似宋江罩着吴用,实是吴用罩着宋江。如此足智多谋,赤胆忠心,怎不谓之英雄?

鲁智深是最可爱的一位好汉了。他的出场就极其血腥,这注定了他的结局:“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你对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粗枝大叶,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你会发现他的心思似女人家细腻,他先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再去寻郑屠户;在林冲刺配沧州后一路跟随,才免得林冲在野猪林遇害。其个性特点被作者刻化得十分鲜明。此般见义勇为,自可称之为英雄。

林冲是最能忍的。他的妻子被人调戏,他能忍;他被设计误入白虎堂,也能忍;就算在野猪林差点丧命后,他还是忍;在草料场被烧听见陆迁的话后,他终于再也忍不了了,雪夜上梁山。即便在梁山受到王伦等人的挤兑,却依然忍气吞声。这种逆来顺受的心性使他刚硬不起来,这种隐忍是刻在骨子里,改变不了的。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拍案而起,例如火并王伦,这样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梁山故事。他曾是枪棒教头,一身的武功却从未轻易展露。令人感动的便是他与鲁智深的兄弟之情了。林冲在深山独有一名好友就是鲁智深,他叫鲁智深一声哥哥,鲁智深圆寂后,林冲也暴死他墓前,这悲剧的结局也正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结局。这样的武艺高强,论为英雄绰绰有余。

梁山好汉们的命运从一开始造反的声势浩大,到招安后的支离破碎,吐露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与被奴役生活的愤懑。这种思想就被寄托在了梁山好汉身上。他们敢于造反,并积极参与其中,却又愿意归顺朝廷,也表现了忠君思想的严重。

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每个人义薄云天、侠肝义胆的性格,塑造了一百零八个英雄!

《【荐】《水浒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