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导游词(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宁波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宁波导游词1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公元前20xx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鄮(县治为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句章(县治为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三县。唐时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今海曙区),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称句章城,县治置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治于三江口。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称鄮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明州,辖慈溪、奉化、镇海、定海、象山等5县,州治鄞县,属浙江东道。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市中心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旧址相传在今天西门口筱墙巷一带。
五代十国属于吴越国。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称明州奉国军,属于两浙路。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属于两浙东路。
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升为庆元府,属于两浙东路。
元朝至开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称庆元路。
元朝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属于江浙行省。
明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禁,唯独明州对外开放。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民国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属于浙江省,1931年撤宁波市,复入鄞县。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为宁波专署驻地。
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内河城市向海港城市演变,并形成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相对独立的滨海临江发展空间格局。1986年宁波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审核,成为计划单列市。
1984年,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8年3月,批准为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
1994年,宁波被确定为副省级市。
20xx年11月1日宁波当选20xx“东亚文化之都”。
20xx年,撤销宁波市江东区,将原江东区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宁波市鄞州区管辖。将鄞州区的集士港镇、古林镇、高桥镇、横街镇、鄞江镇、洞桥镇、章水镇、龙观乡、石碶街道划归宁波市海曙区管辖。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
宁波导游词2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沿海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期潮型,一天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平均高潮为吴淞零点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为0.31米。三门湾、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递减,甬江镇海口外的潮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日涨于十一时一刻。市区"三江口"的潮汛则朔望日涨于一时。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宁波历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郭、贸、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宁波在唐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宁波导游词3各位游客:
现在请大家跟我去参观一下花轿厅、秦氏支祠和南园。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富丽堂皇的花轿,这个轿子呢叫做万工轿,它是我们宁波花轿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何要叫做万工轿呢?据说造这么一个轿子,当时要花一万个左右的工人来做,所以就取名为了万工轿。好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秦氏支祠。我们先来留意下秦氏支祠的支字,按理说呢应该是之乎者也的之,那么为何变成分支的支了呢,那是因为这里的主人叫做秦君安,他是秦家第三房所生的儿子,所以在秦家没有什么地位,当时他要在这建个祠堂,秦家人不同意,所以他建的祠堂就取名为了从秦家分支出来的祠堂——秦氏支祠了。在这里呢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戏台,由于这个戏台是祠堂里的戏台,所以戏台前面是过世的祖宗们看戏的地方,中间不能站人,而人们看戏一般是站在两侧的。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秦氏支祠非常的富丽堂皇,我们可以猜一下当时建造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当年秦君安建造这个祠堂的时候花了20多万银元,那么大家可以想一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多少呢?有1780多万。当时这里呢在外面都涂了一层铂金,非常的昂贵,但是后来在革命的时候很多都被毁掉了,所以现在外面都是用朱金木漆漆上去的。好了,这里呢我们主要来留意一下戏台的这个顶,这个顶呢叫做鸡龙顶,因为它的形状像我们宁波当地关鸡用的鸡笼子。这个顶呢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扩音的作用,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没有麦克锋,所以上面的人唱戏就靠个顶来扩大音量,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第二个是扩大空间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古代戏分为文戏和武戏,武戏就得在上面翻跟斗,如果上面的顶是平的话就很容易碰到,所以就造成了这样,起到了一个扩大空间的作用。那么看完了这里呢我们再到后面看一下,这里呢也是秦氏支祠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被改成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馆,大家可以进去参观一下。
宁波导游词4大家好,欢迎来到宁波博物馆,它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30325 ……此处隐藏8606个字……潭住着白龙,又叫白龙潭,白龙主镇西方,称为西方白帝。当地人认为白龙掌管人间富贵运道,这个潭被祭为"财"潭。五龙神皆封为王爵的时候,白龙神被封为义济王,宋理宗敕封为龙神和泽候。元惠敕被封为广惠利泽候。四龙潭深不见底,下通大海,旧时宁波百姓在天旱时请龙祈雨、年祭龙都到这里,于是这里有许多禁忌,不能捕鱼,不有洗手先脚,更不能下水游泳,也不能往潭里丢弃污物等等。传说第四潭还是龙王的行宫,龙王从东海上岸到西边去巡视,必定先在这里歇息一晚,因此这里必须保持绝对清洁。一旦受污,龙王无法居住,便要刮风下雨,冲刷龙潭,这叫"洗龙潭"。龙观人记忆中的"洗龙潭"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天大旱,禾苗枯死,请龙求雨无效,一个老和尚心生一计,跳进四龙潭溺死。惹的住在这里的小白龙大怒,为洗龙潭行云布雨,整整下了三天雨,这样一来旱情解除了。还有一次是鄞江一个女子,因与丈夫吵架,一气之下跳进了四龙潭。百姓将她尸体捞起来的时候,天空还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忽然间就是阴云密布大雨瓢泼,天井山洪暴发,这也是一次龙太子洗龙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泛舟于龙湖之中,希望这片波光粼粼的碧水能为各位洗去一路风尘,带来一路好心情。
前面有一个竹廊茶室,大家可以在这里喝喝茶,歇歇脚。
在我们浙东龙信仰中,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龙有真身和显身,龙的显身是鹿角、蛇身、鸡爪、鳄鱼头、鱼尾,大家在各种图画、雕刻、剪纸、饰品中都中都可以见到。龙的真身是什么?当地百姓认为,龙是由人、兽、鸟、鱼、虫等各种动物修炼而成,五龙潭的五条神龙真身分别是乌稍蛇、红领青蛙、红须青蛙、沙泥鳅、河鳗。
现在我们来到第五井龙潭,这是五龙潭中最险要的一个潭,夹在巨石之间由两个相连的潭组成,一个是寝宫,另一个是洗脸潭。龙潭上面瀑布叫旋水瀑,下面的叫寒岩瀑。五井龙潭也叫赤龙潭,赤龙主镇南方,被称为南方赤帝,祈福赤龙可以使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因此这是"喜"潭,五龙神封为五爵之时,宋徽宗封赤龙神为嘉泽王,宋理宗曾封第五井龙潭为龙神应泽侯,元惠宗封其为广施显泽侯。
各位游客,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是祭龙台,祭龙台顾名思义就是祭龙的地方。过去浙东地区祭龙,大祭有三:一是求雨请龙,二是还愿送龙,三是龙王神诞日祭龙。最早祭龙台建于唐代,是当地村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每年春节和农历六月十六或久县县令都要来此会祭,祈祷国泰民安。后来宁波府从鄞江搬到三江口,往来不便,祭龙任务就交给鄞县县令承担,但清末以后县令疏濑,祭龙坛逐渐荒废。现重建的祭龙柱高9米,直径2.5米耗用70吨福建孔雀绿石,如此规模庞大的龙形图腾柱为国内罕见。
坐落在城区中心,背靠北岭山脉。因七座奇峰列峙如北斗七星,故得名。七星岩的来历传说很多,有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有说是天上七仙女羡慕人间、独爱肇庆而下凡不归等等。
好了,今天我就介绍到此。刚才我们来时走的是溪谷北侧的路,现在请大家沿着溪谷南侧路往回返,再尽情地欣赏一下龙潭溪谷两边的山峰景色吧。谢谢大家!
进入阁内底层,迎面是一座长长的佛坛。正中彩塑如来佛讲经说法佛像一尊,佛像、莲台通高5.5米,左右两侧又塑“十大高僧”立像,像高3米。他们凝神静听,若思若虑,表情多端,容貌各异殿中佛坛前面尊官人塑像,为修建报恩寺的主人王玺、王鉴父子之像。他们左右侍立,恭听讲经说法,神情十分虔诚。
宁波导游词14浙江宁波的小普陀,又名霞屿,位于烟波浩淼的东钱湖中心,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宋时岛上已建有霞屿禅寺和观音洞等胜迹。据《浙江通志》和《鄞县通志》记载:史浩之母叶氏笃信佛教,信奉观音,久有去南海普陀山朝山进香的愿望,因年老失明,跨洋过海十分不便。史浩便召集地方上名匠在此凿洞,建立观音道场。
洞成,迎其母亲上船,帆船在东钱湖中漂泊,听涛声风啸,恰似在海中航行。三日后登霞屿,又谎报到了“南海佛国”普陀山,了却了老母亲一大心愿,从此也就有了“小普陀”之说。主要景点有补陀洞天、钱堤烟波、陶公钓矶等。
补陀洞天:又名观音洞,为南宋石窟,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洞长40余米,高宽约3米。洞内精雕石刻观音坐像和佛龛,圆润丰满,纹路流畅,显示了古代巧匠的高超手艺。
钱堤烟波:取湖面长堤水雾缭绕、似烟如雾之意,位于景区入口,西与陶公岛隔河相望,东与湖心堤融为一体。中心巨石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西子风韵,太湖气魄”。陶公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改名陶朱公,偕西施隐居于东钱湖畔、伏牛山下。后人把伏牛山改为陶公山,将范蠡时常临湖垂钓之处称作“陶公钓矶”。
宁波导游词15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又名句余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县、奉化三县(市),并与嵊县、新昌、天台三县连接。山峦起伏,蜿蜒连绵,危崖壁立,森林茂密。四明山,据志书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这就是四明山名称的来历。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县东部诸山。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岛屿531个,面积524.07平方公里。宁波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这些湾港,因有钱塘江、甬江及众多溪河注入,夹带着大量泥沙和营养物质,为滩涂和近海生物繁殖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宁波沿海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期潮型,一天有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平均高潮为吴淞零点以上3.14米,最高潮位4.86米,平均低潮位1.47米,最低潮位为0.31米。三门湾、象山港、甬江的潮差自南向北递减,甬江镇海口外的潮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朔望日涨于十一时一刻。市区"三江口"的潮汛则朔望日涨于一时。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8.8℃,一月份最低,为-4.2℃。全市无霜期一般为230天至240天,作物生长期为300天,适宜于粮、棉、油料等作物的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至1400毫米,五至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宁波历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时期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郭、贸、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宁波在唐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