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导游词(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贵州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贵州导游词1龙宫三绝
漩塘
漩塘为典型喀斯特漏斗地貌,直径101米、面积8012平方米,与通漩短河相连,塘水不借风力、日夜不歇,沿塘切线方向顺时针旋转,自塘底天然漏斗潜入暗河又因高差所致,从水竹源分左右流出,形成了“山不转水转”和“一水分两边”的龙宫奇景。
短河、区域喀斯特地貌
龙宫景区发育在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华南喀斯特的中心部位。
方圆18平方千米的核心景区范围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在世界水旱溶洞集群中绝无仅有。由于在地表广泛露出大量可溶性的碳酸盐岩,而且在垂向上的分布亦占很大比例,区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成熟最集中、喀斯特景观最富集最典型的地带,正所谓“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
加上龙宫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缘,水热条件良好,形成了穿景区而过的诸多河流,河流对高原面的溶蚀侵蚀切割,加剧了高原地势的起伏,又因“水从山里来,流到山中去”,形成了通漩河、百步源、如来溪三条中国最短河流。河水清澈透明,翠竹相拥,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龙字田
龙字田采用两种农作物套种,按季节区分,春天由油菜花和蚕豆进行套种,秋天由黑糯米和一般水稻进行套种,拓自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书法,占地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是世界最大单体汉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宛如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从山林间呼啸而出,特别是微风吹来,龙字随风摆动时。
龙字田绝美龙字画卷已成为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
贵州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咱们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人的图腾,那么,大家知道龙住在哪里吗?对,你们今天已经来到了龙的家园——龙宫。咱们今天游的龙宫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闻名中外的黄果树风景区毗邻,这里交通便利,距省会贵阳市116公里。龙宫是全贵州接待条件最成熟、景观最精华的黄金旅游点,也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俗话说来到贵州要三看:看山看水看溶洞,而龙宫则是以美丽的溶洞著称,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有着中国的五个最:分别是中国最长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这五个最,使龙宫闻名全世界,所以大家今天有幸来到龙宫,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啦。
现在,让我们走进龙门飞瀑,它高50余米,宽26米,为洞中瀑布,是天池水倾泻而成。流水以喷泻之势钻山劈石,气势磅礴,大气恢宏,特别壮观,犹如万马奔腾,走近龙门飞瀑,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为之震撼,你看水流在阳光的照射下,所形成的彩虹,宛如仙界,非常地美丽。这条瀑布顺流而下,再行30公里,就是闻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
大家慢慢地欣赏美丽的景观,我来给大家把龙宫的整体情况做一下介绍,龙宫的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龙宫非常美丽壮观,呈现出四大特色,一是被游客称为“中国惟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龙宫水溶洞长达15公里,为国内之冠。目前景区对外开放了二段,长1260米,洞内钟乳千姿百态,与北方溶洞相比更显细致与精巧,与南方溶洞相比更显神秘与奇特,其洞厅构造宛如神话中的龙王宫殿,这也就是为什么此处被称为龙宫啦。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以后全部开放的时间不会太久,到时欢迎大家再来浏览。再者,这里也是佛信徒的天堂,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在咱们国家,名山上的寺院很多,但在溶洞里的寺院,这里无论就规模还是知名度,都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之冠。第三个特点就是洞内瀑布,刚才咱们已经浏览过了,相信大家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龙宫漩塘,这是一个万余平方米的圆塘,池水不借风力,永不停歇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手表,对比着看一下漩塘,也是一个不错的感觉,这种奇特的现象,就连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也就此进行过探密和报道,所以,大家来到漩塘,也算是非常地幸运啦。
各位游客,玩了一天,相信大家都累了,来到龙宫,大家可以去吃些好的,咱们这里因为是龙宫,所以知名的鱼虾菜品不多,比较有名的有花江狗肉、荞凉粉,肠旺面和油炸鸡蛋糕,相信大家在饱览了美丽的景色后,一定会有更好的胃口,来品尝龙宫的美食。
好的,尊贵的客人,本次龙宫游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还来做客,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祝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贵州导游词3马头寨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北58公里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西隅。
马头寨唐宋时期为蛮州宋氏辖地。元初置底窝紫江等处于寨内,已有700多年建制史。1301年,水东土官宋隆济起兵抗元,底窝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义响应,攻下底窝紫江总管府,缴获“雍真等处蛮夷管民官印”。明初,马头寨因作为水东宋氏直辖的十二马头之一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水东土司宋万代反叛被平定后,水东十二马头才改土归流置开州(今开阳县)。但宋氏子孙仍居于马头寨及附近平寨、安官寨等地,清代还在马头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万代等的牌位。
寨子面对底窝大田坝,背靠百花山,两面环水,清河、深水河分别环绕寨北和寨东。寨内道路多以青石、鹅卵石铺墁。当地是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故乡,又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靖江路总管府和明代底窝马头驻地。总管府遗址至今犹存。寨内还有1935年4月红军一、三军团过底窝时留下的标语数十条。
马头寨民居不少为干栏式四合院、三合院,一般为穿斗与抬梁混合结构,一正两厢加对厅(或照壁)。正房面阔三间、五间、七间不等。门窗均饰精致木雕。正房大门外加建腰门,左厢前部多建有朝门。以龙凤、“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而布依族则对一些雕饰图案有独特的解释,如他们认为“万”字格象征水车花或螃蟹花,都与水有关,充分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水文化传统。马头寨现有居民208户,1126人,其中大部分为布依族。村民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房,一座座木构民居顺山就势建于山腰上。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寨前清河环绕,石拱桥横跨河上。寨内小路多以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四合院多以青石铺墁,古香古色。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底窝八寨”数万布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在马头寨欢度“六月六”歌节。全寨有民居97座,寺庙2座,寨墙50余米 ……此处隐藏12873个字……本中的动物是距今2。4亿年前的中三叠纪时期的水生爬行动物,归属肿肋龙亚目肿肋龙科的一个新属种,已经灭绝。属首次发现,具有世界科学意义,特以发现者的姓氏和发现地贵州命名“胡氏贵州龙”,简称“贵州龙”。兴义因发现世界罕见的“贵州龙”化石被称为“贵州龙的故乡”,声明远播,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此后的数十年内,我国南方海相地层中不断发现同一科目的各种动物群,科学家们都将其归属于“贵州龙”动物群;除顶效绿荫村发现贵州龙动物群外,在乌沙、盘县、龙广等地,都曾发现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经专家鉴定归属的有:爬行类、鱼类、棘皮门类、节肢动物类等,另尚有10余种化石待专家进一步研究定名,“贵州龙动物群”已成为当今的科研热门。
我国三叠纪水生爬行动物的研究始于胡氏贵州龙的发现。近年来,科学家不断深入研究,将倾心撰写的科研文章,融入我国古脊椎动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1995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发布鉴定结论:“贵州兴义是我国已知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产地,如此众多的爬行动物和鱼化石在一个产地相同层位中发现,在国外相关的海相地层中也是罕见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鉴定结论,标题是《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贵州龙化石被认定》,引起全球巨大关注。
兴义地区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和鱼类化石的发现,对古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和古化石埋藏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很多朋友会问:“贵州龙”是恐龙吗?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从时间上看,贵州龙生活在2。4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而恐龙则生活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从生存环境来看,贵州龙长期生活在水里,而恐龙基本上是一群陆生动物,是在贵州龙绝灭以后才出现的,所以它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它之所以被叫做“龙”,完全是命名习惯的缘故。“贵州龙”是一支在向水生生活适应过程中逐渐演化的过度性物种,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曾是茫茫大海的见证,是我们这一片土地对生物进化、物种起源等科学研究的依据。
贵州龙动物群发现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层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地质变迁和生物演化过程中得到启示,要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倍加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好了,各位来宾,今天我们的探寻“贵州龙”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一段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贵州导游词15侗寨鼓楼群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鼓楼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没有图纸,数百根梁、柱、仿的尽寸全凭心中黔算。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榷衔接,不用一钉一铆,上下吻合,采用柱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造形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乃至十余层不等。一般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由一根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套上陶瓷宝珠,呈葫芦型,犹如落尖,凌空而立。顶盖多为伞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状。中部为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植有四角、六角、八角,每方糖角均为翘角,并雕塑禽兽,神形兼备,校期如生。翘角层层叠叠,重棺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极为壮观。植板上绘有龙凤鸟兽、古今人物、花草鱼虫以及侗族生活风俗画,玲拢雅致,五彩绞纷。底部多为正方形,楼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圆形大火塘。鼓楼建筑独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联合国机构一官员称赞说:“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齐心的表现。因此,有侗寨即有鼓楼,或以房族修建,或几个姓氏合建。全县共有鼓楼321座。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最为集中,人们称之为“侗寨鼓楼群”;坝寨乡青寨鼓楼是县境内现存历史最久的鼓楼:岩洞乡述洞村的独柱鼓楼,是目前仅发现且保存较完整的奇特鼓楼;肇兴乡纪堂村两座鼓楼,造型最美,1982年2月13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纪堂建楼高师最负盛名,凯里金泉湖八据、八角、十七层、高三十三米的鼓楼和北京中华民族园、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的鼓楼,都出自陆文礼等建楼高师之手。鼓楼多建在寨中央,与戏台、歌坪相结合,是集会、议事、文化娱乐的好场所。鼓楼雄伟壮观,裴声中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旅游生活中最温馨的一章。它含着深情的微笑,代表着一个民族,屹立在锦秀中华的大地之上。
安顺市概况
贵州省中西部城市安顺,建于明代,地处滇黔要道,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且“商业之盛,甲于全省”,自古为黔中商业重镇,1985年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开放城市。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安顺旅游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交通枢纽。
安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民族民俗风情点遍布各地,有安顺市娄家庄、平坝马场乡烂坝村、安顺蔡官等十余个,古补原始、热情奔放的表演使你领略到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由石瓦、石墙、石门窗构成的石头村落比比皆是,与高原风光融为一体,充满异域情调。民族头饰、服饰做工精佃、色彩斑斓,蜡染、刺绣、挑花等传统工艺图案精美,工艺独特。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古风犹存。布依族的赛马、赶表,苗族的跳花、对歌等表现出特别的民族情趣。还有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明代以来经久不衰,造型奇特的彩绘木雕面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古朴粗犷的地戏表演格外精彩,在法国巴黎和西班牙马德里登上大雅之堂,应邀到台湾巡回演出,受到岛上同胞的赞誉。
安顺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4一16℃,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26℃,冬季月平均气温4℃,四季适宜旅游,是避寒避暑胜地。
安顺地处西南地区地程中心位置,交通便利。贵昆铁路贯穿全境,旅游专列“黄果树”号每日往返于贵阳和安顺之间,通过贵阳、川黔、湘黔、黔桂铁路与省外各地相连,空中航线通往全国各主要城市。贵阳到香港直航专机开通,西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从贵阳经安顺直达黄果树,给旅游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安顺的接待条件在不断的建设改造中日臻完善,宾馆、饭店服务设施齐全,通讯设备先进,系统外多家宾馆都具备接待旅游团队条件。旅游车辆70台,总座位有600个,车辆种类多,车况好,安全舒适。旅游系统现有从业人员千余人,年轻而训练有素,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安顺瀑布成群,洞穴成串,真山真水,奇特壮观,山水洞瀑浑然一体的整体美、形象美、色彩美突出地表现了安顺旅游资源的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文物古迹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穷的生命力。国家规划院在对贵州作了详尽的勘测之后得出结论“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西线必将成为西南旅游的中心”。全国旅游“八五”规划确定,加速贵州西线旅游的配套建设,与云南联面网络,建成我国新的旅游热点地区。
由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速开发建设,时时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人。
文档为doc格式